简单粗暴。 论文厚不厚、有多少页、看起来内容丰富不丰富?这就是他们的评判标准。 至于论文的实际学术价值、理论创新、研究方法是否科学、结论是否有说服力这些真正重要的指标,大多数人其实都看不懂,也没有能力去判断。 在整个北大,真正有能力认真阅读裴瑜这篇论文,并且能够理解其学术价值的老师,其实也就那么十几个人。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情况了,毕竟北大汇聚了国内最优秀的学者。 要是换成其他地方的普通院校的经济管理系,说不定连订阅《economic journal》这种国际顶级期刊的钱都舍不得花。 反正也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,与其花这个冤枉钱,还不如多订几份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京海教育报》这样的报纸,至少大家都能看明白。 ...